手机是如何剥夺你的思维的
预计所需阅读时间:5分钟
互联网传播的四个思维陷阱。
我们都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仆人。清晨准时叫我们起床;早上为我们打开当天的新闻;肚子饿不想下楼,它为我们叫好外卖;想看电影想听歌,它都为我们调好频道;走在路上迷路了,它帮我们指路和叫车。
它的存在,慢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曾经闲暇的时光,我们捧着一本纸书阅读,现在等车的空闲,我们都会拿出手机,刷刷微信文章。它帮助我们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把碎片化学习的套餐摆到我们的面前。我们乖觉地学会这种勤奋的方式,在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中寻找真知。
你不仅在生活上依赖它,你在精神上更加依赖它。
整个地球有71亿人口,其中68亿都有这么一个形影相依的朋友。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重要,3/5的人睡觉时候手机要放在身边,3/5的人会在上厕所的时候带上手机,1/5的人为了手机可以放弃性生活。这些数字或许还在增长中。
当它已经变成你形影不离的小情人,变成你行走的拐杖,变成你精神的依赖,你还能想象没有它的生活吗?
我们越依赖一件事物,潜在的危险就越大。但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些危险,却依然无法停止对它的依赖。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把生活的麻烦交给它,把思考的麻烦留给自己。
互联网传播陷阱一:时间的淡薄
互联网信息传递的方式强化了空间感,仿佛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但是却弱化了我们的时间感。
《传播的偏向》书中指出,不同的媒介,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偏向是不同的。偏向时间的媒介,如黏土、石头、羊皮纸等,能够经历时间的洗礼长久留存,通常是质地较重、耐久性较强的媒介。而偏重空间的媒介则相反,通常质地较轻,易于传播和扩散。不同种类的信息需要不同性质的媒介传播。而媒介的偏向也影响着信息接收者的思维方式。
显然,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是一种偏重空间的方式,能够快速而广泛地传播的信息很多,但是能够长久留存的信息寥寥无几。
而这种传播的方式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当我们比较多地使用偏重空间的网络时,我们的空间思维、全球意识可能会强化,但是我们的时间思维,以及伴随着时间思维产生的历史感,会不会因此淡薄、甚至消失呢?
互联网传播陷阱二:学习快餐
我妈妈不喜欢看书,微信文章倒是一篇接一篇地刷的很开心。有天我和她安利了一个短篇小说。后来我再问她,你看了吗?她摇摇头说,小说太长了,我没有那个耐心。其实不光是妈妈,我自己也很少再安安静静一气呵成地看完一本书。
小时候我们可以在书店坐一个下午,津津有味地看完一本书,但现在往往一章还没有看完,注意力已经飘向了远方。纸质或者网页,载体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期短篇文章的阅读让我无法适应长篇的论述。
如果你很久没有看纸质书了,当你习惯了阅读一行不超过15字的手机界面,你再打开书本的时候,还能和手机上一样顺畅地阅读吗?
当我们习惯了阅读10分钟能够完结的文章时,我们还能够继续阅读长篇论著吗?我们甚至没有耐心看完一篇不带图的文字。
当我们习惯了短的快餐式的阅读时,我们对长篇的、有深度的报道,和报道背后的社会意义,还会有需求吗?长期阅读短文章、懒得思考,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会降低吗?
我们是不是,已经掉进了碎片化阅读的温柔陷阱呢?
互联网传播陷阱三:信息处理能力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实际有用的信息很少。更郁闷的是,即便是有用的信息,也不过让我们多知道了一些,却无法对我们有真正的提升。
你在知乎上微信上刷了很多文章,好,真好,转发完就忘了。没有思考地阅读和传播,和街坊邻居里嚼舌根传八卦有差吗?这就好比你听村头刘大妈说了一个八卦,然后转头告诉了隔壁的小红,大家热闹热闹,过两天就都忘了。缺乏思考的信息不也是这样?只是内容从张三娶媳妇变成了互联网变革,配文从老李说得对变成了深度好文而已。
除了点赞和转发这个手上的习惯,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大脑里的习惯——去深入思考问题的背景,去整理观点的逻辑,把新获得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相关联。除了认同,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点赞可以用程序开挂,但思维只能自己完成。
因为过度的网络信息的负载和媒介的依赖,并不能够带给我们知识的增长、社会洞察和判断能力的增强。
互联网传播陷阱四:协同过滤、群体极化
个性化是个温柔的陷阱,互联网开放了信息,但有些行为却让信息更加封闭了。
基于在线社群对我们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推送,很可能会固化我们原来的观念。物理类聚人以群分,你的朋友圈里面肯定有很多和你同行业的、相似相合的人。那么朋友圈里面推送的信息,应该大多还是基于你这个行业、或者和你有相似观点的信息。如果你更多只是关注和你相似的人,那么你原有的认识和态度很可能会被不断地强化。
了解不同群体的观点,有利于我们的包容,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沉浸在单一的观点之中,那么我们会不会变得极端呢?
以上就是互联网传播的四大陷阱,你赞同吗?
生活可以交给手机,思考却要留给自己。人类引以为豪的不就是大脑。如果思维退化,那人还真的不如一台手机能干了呢。
- 上一篇 >:杀毒软件使用记录
- 下一篇 >:不同阶段的灵魂对不同议题的看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