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打坐与「非示意式」地冥想
预计所需阅读时间:6分钟
当有人告诉您:忘记所有的神秘思维与精力,仅要老老实实地「坐着与呼吸」就好,冥想、禅修就是这么简单,但这样就可以把呼吸放慢、把心识放空、把脑波与心脏同步化,这样自然就能得到身体的健康。
懂得禅修、冥想者会发现自己的脑中不管如何地工作着,我们都得避免专注、用心、沉思与有意思地思维其变化。研究脑电波后,将提供我们禅修时的内心活动情形,正禅修时的人是处于清醒与放松的状态下的。
现在有很多学者做冥想与禅修之研究,对于「非示意式地冥想」(nondirective meditation),要能得到严肃的研讨结果,一定要有一恳切的要求──除给与受试者具有通俗、有效的冥想技巧,来当做一种缓和压力的工具,以及维持好的身体健康外,要能有一工具来研究冥想、禅修如何来影响人体脑细胞的功能。
我们有一忠实的脑波─不论任何时间,我们是工作着、休息着或者是睡眠着,我们的脑波,具有精神性、心识地活动着,所以说是具有某种电子之活力。
近代人要研究冥想或禅修,要求参与顶极冥想试验者,做一种「非示意式」地冥想,此方法被用来做研究。受试者随机被要求休息、闭眼20分钟,然后冥想20分钟。即能显示出从缓慢至快速的δdelta,θtheta,αalpha,βbeta波,但有深层禅修者才能产生γgamma波。各种波之特性在此说明一下。
根据久保田中田(Yasutaka Kubota)等人在2001年的研究报告,人在静坐时前额叶(脑子前面和中间部分)出现的是θ波,后顶叶及枕叶(脑子后部部分上)则会出现α波。也就是说静坐可以使我们的身心状态马上回复到最和谐、放松之状态,同时静坐也可以使一个人在完全没有它压力的刺激下,表现出最高的创造力与想象力。α脑波增加导致灵感─当脑子用心故意放松时,相当数量α脑波会增加,达到此目标与任务时,人类脑子可以达到深层的放松,但它不意味着头脑是空空的,反而是可以开发出心智。当某些泥工和工友,在没有故意诱导的想法下,也就是说正常静止状态下,即没有输入知觉或故意推理,而能自然进入内心自发似地涌现些图像和记忆,这是属于沉默之潮流。
一、thetaθ波具有松弛觉知
在冥想中,theta wavesθ波发生于前额脑、中额脑部位,此区域是产生最多的θ波。这些型式θ波似的,是源自于随意地觉知无执时,此觉知是主导着我们内心的见识与经验。在冥想与放松(或松弛)间,这两者里面似乎是存在着一个无任何特殊技巧能加以明显界别其不同点。有些先前研究学者报告显示,具有高经验的禅修者,其thetaθ波显现出深层的放松与产生更多的θ波频率。Thetaθ波可能来自于脑前额部,随伴着主导其他精神与心理之过程。当我们测量精神或心理之宁静度时,这些区域讯息又示意是来自于脑部更低一层。
二、α波是寂静灵性感受波
Alpha wavesα波通常是存在于后脑部位,在冥想中比单纯的放松时有更多的α波,此α波显示出是清醒的休息状态。这些α波在于冥想中,被用来当作是一个绝对的松弛讯息,以及其他型式的休息。当脑部有意识地放松,有特意工作之目标时,alpha wavesα波会大量增加。脑部的正常休息状态是一思绪之寂流,那些心里的图像、记忆不会被输入的感官所诱导,或有意识地原因而产生。即是说心里的这些图像、记忆现起时,是从内在「自发性地」展现而出现图像、记忆、…等等。当有人冥想与禅修时,他的心识自发性的漫游,有时候让人成为更具觉知,也与此心思更有熟悉感。此种脑部欠缺的动力,经常是难以理解的。此可能显示出一种精神或心理过程,或是残余的感情(微细习气),把它们透视观照,而推放入残余习气里,不致于起很大的心识作用。
三、与睡眠不同的delta wavesδ波
delta wavesδ波是有睡眠态事的特质,在放松或是做冥想工作时,仅要有一点点delta波,就能安定此心,此种「非示意式」地冥想(无执一法)是不同于睡眠的,「无示意式」地冥想不代表是睡眠状态。
四、Beta wavesβ波是用脑时之波
当脑部为特殊目标工作而启用时,Beta wavesβ波就会产生。譬如说计划约会,或对特殊的议题作出反应与表现时,就会产生β波。用脑电图描记器显示,在冥想与禅修者脑部是很难出现有Beta wavesβ波的。因此我们要把休息放松与冥想、禅修搞清楚,两者是大不同的,所以结果也就大不同。没有冥想、禅修就没有得到内观自心之机会,更不用想要断习除心病了。
五、全脑波开发
华勒士博士(Dr. Robert Keith Wallace)一项研究则发现,对静坐愈熟练的人,脑部各区块的脑波出现同步情形愈好。若比较学习静坐四个月与两周的人,其脑波运作情形,会发现两组静坐的脑波都会出现同步的情形,但学习四个月的静坐者,其α脑波同步的情形会更好。所以证明长期静坐者脑波会呈现高度的谐振波表现。不止是α脑波会同步,各种频率都会同步。当脑波的同步性愈高,代表脑部活动愈一致,就像是全脑进入一种完全开发的状态。
六、冥想禅修者gammaγ波发现
成熟容忍(k=2nti)能力后,自然就能进入gammaγ波之状态中,也就是说能内观心识所现的一切境界而无碍,这就是γ波产生的基本要件─容忍(k=2nti)的能力。
一般人产生β波的振幅是10~25μ(微米),是用于思维、工作。若是产生γgamma脑波时,在40Hz赫兹时,已是神经被激发的最大频率,所以振幅约仅在5~10μ之间。长期做高级禅修行者能产生γgamma脑波,可以达到100~200Hz,此时可以想象他们是处于多样的觉知中,但不加以执取,所以振幅比β-beta波短,才能每秒达到100~200Hz之高频率。2004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出了Dr. Antoine Lutz等研究,正式说明长期打坐者可以诱发出高振幅的gamma波,其振幅介于25~42 Hz,低者为4~13 Hz,也有高至80~120 Hz者。此等gamma振幅来自于视丘、下视丘。2010年 Dr. Engstrom等亦报告说,甚至于是海马回等处亦能产生变化。
七、结语
「非示意」对「专注」,前者是无执的般若智禅修法,而后者是专注于自性功能之研探,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禅修方式。「非示意」般若智禅修法能导致人的解脱知见形成,而后者却只能走入世间禅定中。
在您试着要求自己心识能自制时,冥想、禅修、般若智技巧,是较优异于任何方式的放松与压力之管理方法。谈到冥想或禅修方法,经常被称为「非示意式」行为,因为冥想或禅修者不做任何「有为法」的行为,所以称般若智技巧,例如般若智技巧禅修者,不主动去追寻一个特殊的经验或者是追求一个心灵的任何状态。
冥想与禅修者总是设法要去培养一种容忍(k=2nti)能力,此能力成就时即具般若智,仅在于内观心识自然发生任何之心识,当禅修者有此般若智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非示意式」的冥想、禅修,可以产生更明显的脑波变化,人也比较清醒与放松。不是那些仅仅休息,而没有任何特殊精神控制技巧之方法可比拟的。
- 上一篇 >:Aura colors psychology 光晕颜色心理学
- 下一篇 >:《西藏生死之书》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