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已死,鸽子永生

2011年5月19日 分类:原创 作者:清心涟漪

预计所需阅读时间:6分钟

今天整理各种通讯工具的通讯录,对QQ这种通讯工具有些想法。

我们最“亘古不变”通讯工具应该是手机这东西,十年前买的手机的基本功能跟现在买的一样,就是通话和发短信。任何现代社会的人都要用到它,对于那些不会上网的人,想融入这个社会,手机就成了唯一的工具。从电话转移到手机的成本现在很低,学习使用它的成本比学会上网也低,300元以内的手机很多,而且还有购机送话费的活动,有些人就是因为这些活动而买了几个手机,例如我爸就是这样。

在中国刚学会上网的人,都会申请个QQ号,想与其他人交流。想当年QQ流行的时候,每个会上网的人都问熟悉的人QQ号,QQ号成为当年的网络通行证。于是中国人从一开始养成了使用QQ的习惯。QQ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IM),首先没有使用手机通话那样正式,而且对人的语言表达要求不高,大大减轻触发使用QQ的心理成本,使用起来更随心所欲,可以通过各种文字来表达。另外,即时是QQ当时最大的优点,可以马上传到对方的屏幕上,单从这点来说,比较电子邮件、短信要快很多。

我觉得很多同学都是先有使用IM的习惯,才有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当年宽带还不是很普及的时候,能用的不过是QQ,能上的不过是几个门户网。但后来发现网站越来越多了,而且有很多是要求人注册的,所以就很需要邮箱,而不是要求QQ号,因为通过这个邮箱地址就可以在全世界找到你,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虽然通过QQ号也可以找到特定的人,发出特定的信息,但这个成本很高,首先要这台电脑安装有QQ这个软件,而且是Windows操作系统,不能是Linux或Mac,因为当年QQ还不支持,然后还有个好友验证的过程,双方要确认对方的身份,最后才可以发出信息。邮箱则不同,找个提供邮箱的网站注册就可以了,电子邮件发送信息的过程也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对方的邮箱地址就可以了。QQ信息是即时的,却对延时的信息处理不好,因为QQ一直不支持将聊天记录保存到服务器当中,即使是QQ会员也最多只能保存30位好友的记录,当你换了一台电脑使用QQ时,记录就不见了,这对于一些延时的信息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即时当你在一台电脑看到延时信息,但换了个时间换也台电脑就很可以忘记,而且也很难找到那条信息。

所以后来腾讯送给每个QQ用户一个QQ邮箱,现在还送多个Foxmail邮箱。而在国外,人们最初习惯使用的邮箱,然后IM也兴起了,但后来没有像QQ在中国的热度,人们还是偏向使用邮箱,直到微博的始祖Twitter的出现。腾讯能将中国的网民使用QQ的热度保持,并使它成为网民的习惯自然是腾讯的创新之处了。从法理的角度来说,用户有选择自己使用产品的自由,但腾讯却无视这一条,将越来越功能和产品附加到QQ上,QQ逐渐脱离IM这个功能核心。这有点像捆绑销售,但腾讯做得更创新,因为腾讯那些人真的很用心做产品;但也更流氓,因为不管用户是否需要附加的功能,只不过当时中国网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却被腾讯“惯杯”了。

2009年下半年,国外使用微博Twitter的热潮刮到中国,但只有某些人会热衷使用Twitter。使用Twitter的成本很高,首先就要穿越万里长城,并且能忍受较慢的网速,还要熟悉使用英文。写完电子商务的课程论文《Twitter商业模型猜想》之后,我一年之后就没有碰过微博了,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但是,写完那篇文章之后,我就知道微博会完全改变信息的组织形式,当时我拿QQ群和微博的信息传播做了比较,结论是微博传得更快,更容易跨界,而且会消除即时通讯的心理成本。微博对QQ来说是轻量级的东西,且不需要双方相互认证的过程,这些特点跟邮箱的优点相似。

其实微博对QQ最大的冲击在于它开放的特点,由微博诞生以来就开放了自身的API让其他开发者利用微博的平台做出好的应用,在中国做微博的企业也是这样,只是腾讯微博开始不肯开放,到后来微博开放API成为必然时,它才不得不开放。腾讯做的产品的确很好,我觉得最好的是QQ邮箱,甚至超过QQ本身,但是腾讯整个产品体系由来都是封闭的,马化腾不是中国的乔布斯,没有苹果的创新基因,不能像苹果封闭自身体系。苹果是世界上的标新立异者,而腾讯想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水电媒,两个想法都极大不同,腾讯已经没有资本封闭了。微博带来开放的潮流,而腾讯以前封闭做产品带来的成功会让自己在这个潮流下变得很惨。变革举步维艰,马化腾、腾讯诞生兴起的时代、所在的地点都印刻成企业自身的命格,演化成愿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形成独一无二的性格,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成功的资本资本可能变成失败的原因。

其实在微博出现之前,QQ作为一种沟通的方式还受到SNS的冲突,当中用户重合度最大的当然是人人网。两者的使用群体多数是年轻人,而人人网实名制让人熟人间的沟通变得更丰富。看过《社交网络》的人都知道Facebook是怎样诞生,马克扎克伯格黑了学校几栋女生宿舍的照片,然后放到上面。他说美女的照片网上大把,但是如果这是我们认识的人那么意义就很不同。所以人人网就传承到Facebook这一点。我看我们当中有些同学天天上人人,但不一定上QQ,现在用QQ的人都不像以前兴起时随便在网上找个来聊,加为好友的都是熟人,既然都是熟人为什么还要让我在实名和网名间纠结,干脆我直接在实名的人人网沟通。后来腾讯做了个朋友社区的SNS,但是这个产品不好定,因为它会冲击到本身的QQ空间,甚至与其它产品有摩擦。

另外,现在智能手机里有一种Kik的应用,在中国叫微信。简单来说,就是登陆这个应用,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信息。这跟手机QQ就很相似,腾讯做的微信就会跟自身的手机QQ有冲突,也是很难定位好。其实手机里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你的通讯录,现在做微信类的企业方兴未艾,相信这些企业家会意识里面的价值。

说到这里,QQ的地位不是尴尬可以形容得了,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会一开机就开QQ呢。其实,我们不过是想沟通,这才是永恒的,我们不想繁琐在各种通讯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不过是向特定的人发送信息,并得到反馈而已,我们不想那么麻烦。

2011年5月19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