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管理与运维的历程中,面板的选择至关重要。先前,我曾选用Appnode面板。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款面板逐渐显露出局限性,不仅停止了更新,而且仅支持CentOS系统。如今,我常用的Debian系统已更新至11、12版本,为了更好地满足服务器管理需求,我不得不舍弃Appnode面板。
随着新服务器的启用,我开始寻找替代面板。网页上广泛搜寻开源面板,并在在B站搜索相关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新型的Docker类管理面板,例如1Panel。它具有Docker安装软件的优势,能够更快捷地安装各类软件或组件。通过整合安装几个网页组件,便能快速部署了一个新的博客。得益于Docker各组件的解耦特性,组件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提升。然而,对我而言,在修改组件时,操作不够直接,期望进行全局性修改时,可能要逐个组件进行修改。
另外,我注意到PHP Study的作者推出了一款小皮面板。然而,在试用体验中,我发现该面板的后台功能较为简单,难以满足我对服务器面板功能完整的期望。我也简单试用了一下宝塔面板,它的功能确实全面,但同时也显得过于复杂,广告较多,且不少功能需要额外付费。
最终,我将目光投向了AMH面板。网上介绍称其为最早开源的国内面板之一。安装后发现它已拥有13年的历史,并持续保持更新。AMH的界面设计比较吸引我,浏览了全部功能,虽然未能逐一深入试用,但最终决定选择它来维护我的Debian系统。
不过,在开源软件安装方面,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尽管各类面板都提供了相对便捷的安装方式,但由于开源软件的安装路径往往基于不同的网络资料,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 这就导致不同面板在安装相同的开源软件时,可能会将其安装到不同的位置。相互依赖的网站组件通常也会一同安装,例如LNMP,其安装路径和相关配置由面板预设,无法在安装时自定义Make参数。软件的命令也并非都会加入到环境变量中,导致无法直接调用。通过有图形界面的面板来管理服务器,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较为方便,但也为后续的大版本升级带来了潜在麻烦,特别是对于喜欢尝鲜的用户。
AMH面板同样面临这个问题。部分软件可以直接调用,例如mysql,而另一些则不行,例如alist。当然,所有软件都可以通过AMH的 amh
命令作为统一入口进行间接调用。如果需要更高度的自由定制功能,则仍然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默认安装配置下,PHP已升级到8.2版本,Nginx也更新至1.24版本,然而MySQL却仍停留在相对较旧的5.7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站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我原计划升级HTTP/3,期望借此提升网站性能。虽然自行编译Nginx服务可以实现,但要使其与其他组件良好协作运行,仍然比较繁琐,所以放弃此计划。面板的其他功能安装和运行都比较顺利,也没有过度入侵系统,我仍然能自己定义的服务器与其它软件。
在服务器面板选型及开源软件安装的实践中,每种面板和技术都各有优缺点。如何在这些因素中权衡利弊,找到最适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是服务器管理者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