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所需阅读时间:12分钟

前文提及那些陷入强迫性重复的人,若不经医治,很少有人能自己从不断重蹈覆辙的恶性循环中脱身,而他们潜伏心底的心理创伤,也会影响到他们婚姻的幸福。那么,这些心灵受创的人要如何才能得医治呢?

对心理受创较重的个案而言,他们可能需要较深度的心理治疗。举上文中这位男主角为例,他需要经过一段“Grieving”(哀伤) 的过程,换句话说,他需要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份,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性的情绪经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过去的创伤。

相爱容易相处难?(爱情功课能让我们预习的地方不多,原生家庭是很重要的一个,可以现代化的过程中,家庭的人情味也越来越少)

这个过程虽然辛苦,然而他所学到的功课却是无价的,也是无人能夺去的,同时他付上心血所换得的心灵医治与人格整全,也将为他将来的婚姻幸福奠下美好的基础。

从以上对“强迫性重复”这个深度心理现象的探讨,我们应能清楚看到“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的。父母婚姻的不幸,造成家庭病态,影响了子女人格难以健全成长。子女的心理创伤,又使他们成长后,在择偶与爱情的路上,要比常人遭遇更多的痛苦坎坷,使婚姻与家庭之病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那么,我们该如何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呢?我们必须要全盘了解现代婚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必须去检视我们自己目前亲密关系的状态,我们更要去学习活在爱中的秘诀。让我们来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现代婚姻所面临的挑战。哈佛大学经济教授Juliet Schor 研究美国家庭经济的变迁时发现,当前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工作时数,要比一九七零年代多出了一万个小时以上,同时,每人每周可以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至少减掉了十个小时。有个全球性的趋势,工作主管为了生存竞争,要求每人更加卖力,提升效率。然而因着物价的膨胀,每个家庭的净收入相对减低。一个家庭如果要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平,变成夫妻两人都必须出去工作。

当丈夫不再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时,男女间的角色期望,两性之权力结构都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现代人角色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无言的规律也变得极其错综复杂。近三十年来两性关系的变化,很可能大于过去三百年的总和。现代人对婚姻品质的要求直线上升,但夫妻彼此相爱的能力与技术却未能相对提高。在讲求功利速成的社会中,我们都想品尝甜美爱情的果实,然而在婚姻家庭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却没多少人肯像上驾驶学校学开车考驾照,或像进研究所拿MBA 文凭一样,真正付代价去学习爱的功课。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现代人较不愿下功夫参与过去传统中有益于维护婚姻家庭的教会与社区活动。加上现代夫妻平日没时间沟通,唯有在心理毫无防备,为一点小事突然间起争执,双方怒气填膺,面红耳赤时,才来作徒伤感情,却不能解决问题的“强烈沟通”。

貌合神离成怨偶?(统计也显示目前婚姻关系有太多的异化)

于是,中外皆然,不但离婚率剧增,勉强留在婚姻中,情感上却早已离异的怨偶更是随处可见。据上海市徐安琪教授所做的一个六千人样本的统计,你侬我侬婚姻甜蜜的夫妻只占百分之三,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离婚边缘的超过百分之二十二,其余的都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婚姻状态之中。

根据美国最受尊敬的婚姻心理学家约翰.葛特蒙(Dr. Gottman) 的研究,在预期四十年的婚龄中,美国人第一次婚姻以离婚收场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七。离婚者中,大约有一半是在结婚后七年之间离婚的。所以美国人戏称“七年之痒”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离婚后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七的男人与百分之七十二的女人会再婚,但是第二次婚姻再次破裂的机率,是百分之七十七。

在华人中间的离婚率又如何呢?如果用同一年中结婚与离婚对数之比来做统计,目前台湾已超过三比一,就是三对新人步上红毯之时,就有另一对怨偶在法院里办离婚。新加坡的离婚率紧随其后,而北京与上海的离婚率早就超过百分之二十五。这种离婚率有增无减的现象,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离婚对社会经济、双方亲友与家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子女身心的发展,更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伤害。

据美国人口普查,每年至少有一百万名儿童受到父母离婚的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没有与生父同住,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的儿童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据统计,离婚一年之后,大多数的父亲都渐渐与亲生子女疏远,有人把这个世代称为“没有父亲的世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子女,身心会不受其影响。

爸爸不再梳我头?(父母在孩子越早的时候离婚,对孩子的性格影响越大)

在美国对离婚子女长期追踪的实证(Empirical Studies)研究中,被公认为最具有权威的,大概要算心理学家华勒丝汀(Judith Wallerstein)博士至今已持续了三十年以上的长期追踪研究。

华博士自一九七一年就开始针对上百位离婚子女做详尽而深入的心理访谈。她看着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对他们每人的身心发展有极为深入的观察与了解。三十年来,华博士累积了极为丰富宝贵的临床资料,大约每过七年,她就整理出一份综合报告,让学术界、治疗者,甚至整个社会对离婚子女的心态、挣扎或需求有多一些了解。

华博士发现,不管离婚在北美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周围有多少同学的父母也离了婚,这些受离婚涉及的子女都难免自问:“为什么父母离婚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父母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连我也不要了?”“父母想要离婚,为什么一点也不考虑到我的痛苦?”“为什么爸爸在梳另一个小女孩的头,却再也不能替我梳头了?”┅┅

这些父母离异的孩子们,比其他小孩要来得寂寞,甚至感到绝望,觉得缺乏父母的爱与保护,他们心中愤怒,却怕惹父母伤心或生气,而努力把这些伤痛的感觉隐藏起来,但他们成长之后却变成心中满怀愤怒的年轻人。

这些接受华博士长期追踪研究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1)对亲密关系的爱情,又渴慕又害怕,对人容易敏感,特别怕被人拒斥、背叛或抛弃。

(2)较缺乏承受失落(loss)的能力,在事业上或人际上受挫时,特别容易受伤。

其他的心理影响包括缺乏自信,担心自己不够男(女)性化。而许多才能出众、父母离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象而“下嫁”条件比她们差很多的配偶,而她们婚后的生活也相当不理想。此外,她发现离婚子女也较缺乏成就动机,有较高的酗酒、吸毒与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结婚,或婚后不敢生小孩,唯恐将来子女会遭受像自己一样痛苦的命运。

强留婚姻争议多?(单亲中成长的孩子,会比较像抚养他的父或母,会从他身上获得阳性的和阴性的性格)

离婚子女对冲突特别敏感,“心里怕人”的现象也在其他实证中得到证实。例如,Amato与Keith两位学者,对历年来九十二个有关离婚子女心理适应的研究报告做综合分析后,发现离婚子女平均在社会与心理的适应上,的确比常人有更多的挣扎。

然而,父母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为子女的缘故而留在婚姻之中,这样做对子女是否真有好处,至今仍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请待下回分解。

前文提及一个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婚姻不幸福的夫妻是否应该为了子女的缘故,勉强自己留在婚姻中?”在上文中我们看到许多实证 (Empirical) 研究,尤其是学术界研究子女离婚适应之泰斗---华勒丝汀 (Wallerstein) 博士,根据三十年的追踪研究,清楚地指出离婚的确会对子女身心发展带来影响深远的伤害。

然而婚姻学界还有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证据,认为离婚并不一定会给子女身心带来永久性的伤害。例如,哈瑟林顿 (Hetherington) 博士研究了将近二千五百名的离婚子女,虽然她并没有像华勒丝汀博士那样花了那么多的时间与离婚子女面谈,并对每个个案的生活与身心状况有那么深入的了解,但哈博士研究样本的“量”,却远远超过华博士。

两位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太一样,而她们研究出来的结果也大相迳庭。

哈博士指出,对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的子女而言,父母离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永久性的伤害;绝大多数的子女在父母离婚两年后,都开始慢慢适应。她进而指出,对某些子女而言,与其让他们留在父母经常冲突、充满赤焰烽火的家中,还不如让他们在单亲的爱中成长,心理发展会更健全些。

两害权其轻(要考虑到中国美国离婚成本的不同)

以上这些研究,各有其道理,很难说谁对谁错。我认为另一些知名学者,如Dr. Booth与Dr. Amato历时十五年,在全美追踪了四百七十一位个案的研究,可为上述两派看似矛盾的结果提供不错的解释:离婚发生在“高冲突婚姻”(有家庭暴力或争执白热化的婚姻)时,对子女可以有“两害权其轻”的好处。

他们的研究也同时指出,美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离婚是“不该离而离”的婚姻,因为这些夫妻并非水火不容,只是彼此厌烦,不再有爱的感觉。

笔者认为,这些“低冲突婚姻”是值得全力挽救的。因为不管夫妻在法律上是否离了婚,他们彼此不和总会对子女将来的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造成影响,如果父母能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女努力去抢救这个婚姻,子女们可以从父母的榜样学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生功课:“婚姻或家庭关系是会碰到困难的,但是只要双方有诚心,愿意努力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是父母可以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样的孩子,好像打过预防针,将来他们在人生碰到亲密关系的问题时,免疫力会比较强。

有心维护婚姻,使亲密关系“更上层楼”的人,需要对自己目前的婚姻状况有较客观,较正确的了解。

婚姻温度计(真正的婚姻都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笔者在从事婚姻治疗时,常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我请夫妻为他们的婚姻做评估时,发现两性之间常有很大的差异。往往当丈夫对婚姻的满足程度给七分时,妻子只给两分,似乎男性对婚姻是否有问题比较后知后觉。

因为预防胜于治疗,笔者在此提供由美国丹佛大学心理学家史丹利 (Dr. Stanley) 博士所设计,被公认为简要有效的一份“婚姻温度计”,请各位读者为自己的婚姻或亲密关系把把脉。

这份婚姻测量工具共有八题,可以从一分到三分来计算。

“从未”或“极少发生”--(一分)

“偶而发生”--(两分)

“经常发生”--(三分)

请依据下面八种状况,自行评分。

* 小小的争执,突然变成大吵,彼此凶狠对骂,翻出陈年旧帐。

* 伴侣或爱人会批评、轻看我的意见、感觉与需求。

* 我的话语或行为常被伴侣误认为带有恶意。

* 有问题须要解决时,我们似乎总站在敌对的立场。

* 我不太能告诉伴侣我真正的想法与感觉。

* 我会认真幻想着,要是换个伴儿不知是何滋味?

* 在此婚姻爱情关系中,我觉得很寂寞。

* 我们吵架时,总有一方不愿再谈,开始退避或离开现场。

当你把各题的分数加在一起时,如果总分在八分至十二分中间,你们的婚姻状况很健康,在绿灯区。如果总分在十三到十七分中间,你们的婚姻已亮起黄灯,需要警惕,致力改进。但如果总分超过十八分,你们的婚姻已经进入极危险的红灯区,需要马上采取行动,在沉船之前赶快把洞补好。

做此测量时请注意,你对婚姻的评分很可能有异于你配偶的评分,如果双方都愿意,你们可以分享各人评分的结果,藉此良机,好好深入沟通,互相了解并反省自己可以补足、改进之处。

爱情实验室(技术流,长期观察的话,身心的状态是合一)

美国的离婚率,高居世界之冠。不过,近年来美国人经过这“尝试错误”(Trial and Error) 的过程,开始反省婚姻失败的原因,更有认真的研究者,花上数十年的功夫,群策群力地去找寻婚姻失败的关键。在这众多的专家学者中,目前被全世界公认贡献最大的一位婚姻研究者,是笔者的导师,约翰.葛特蒙博士(Dr. John Gottman)。

葛博士花了三十年的心血,做了三十多个对象超过三千人的实证研究,也曾用了十八年的时间长期追踪其中六百五十对夫妻。他做研究时不只是用问卷、心理测验与晤谈,还通过生理讯号测量,加上录影,并把录影带中夫妻有声无声的互动行为做了详尽的分析。

例如,他要夫妻谈他们最近一次吵架的因由,同时在他们身上装置生理回馈的仪器,测试那些语言或非语言之神情(例如翻白眼,音调尖锐,表情轻蔑等等)会导致对方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可以从手汗盐分测出焦虑程度;又与电脑尖端侦测设备相连,用分隔式银幕,半边照" 先生,半边照太太,观察话题所引起的面部与身体反应。

葛博士从美国国家申请到一笔可观的经费,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风景明媚的芒特湖 (Mont Lake)旁,盖了他著名的“爱情实验室”,设备就像一个家,里面厨房、电话、电视及床,一应俱全,夫妻可以带着食物住进去,窗外有如画的湖光山色,让他们生活在心旷神怡的环境中,只不过室内装了几个录影机,观察两人之间的互动,夫妻身上也随时带着一个记录生理讯号的小盒子。此外还加上持续的验尿 (检查Cortisol含量,以测定Stress压力的程度)。

经过缜密的研究程序,及长期、系统性的观察与分析,葛老师清楚地找出了婚姻成败的关键。他可以根据短短五分钟的夫妻互动录影片段,预测出那几对夫妇在未来四年之内会离婚,而他预测的准确度,平均每次都高达百分之九十一。他的研究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有人戏称他这套测量技术是“婚姻X光”,一照,就一览无遗。

婚姻危险期

葛老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讯,帮助我们更深入去了解婚姻破裂的过程,同时也教导我们对婚姻进行预防、维护与治疗时所该走的方向。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葛博士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

首先,他发现婚姻有两个容易离婚的高危险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让我们留待下期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