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所需阅读时间:4分钟

在大学里,很多都变了,但为什么有些人还愿意去学习(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综合分析各个方面,我归类出这几种人。

第一种是传统型。这类人当然有着传统的观念,不会太过出位,听从老师的每个指示(即使在大学里很少),循规蹈矩地学习,最常去的地方不是图书馆就是自习室。他们学习不只是学课本的,如果老师教授们向他们推荐了几本课外书,他们一定会找来看。除了尊敬老师外,还比较服从父母,他们都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导致他们这样,是因为有个根本的原因,他们的家境并不好。这类人多数是从农村或者小镇来到大城市里读大学,他们不容易受到诱惑而去堕落,因为家庭给了他们很多期望,人道身上有很多负担,不敢乱来。

第二种是竞争型。这类人的心里充满了比较。首先他们要想就代表他们很有竞争力,不然他们怎么跟别人比。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我觉得高中三年是存在着最多比较的三年,分数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而他们在大学里的比较心态也是从高中里传承下来,但有点不同的是,大学里竞争比较是各式各样的,即便是在学习这一方面也有着很多形式。以前他们比较的范围只有分数,那么努力的方式也比较单一,现在他们要把功夫下到每一个学科上。他们集中于课内的学习,在这方面没有满足,不断争取更高的绩点。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有强大的竞争力是有一个原因的,就是他们愿意不断改进方法,达到更好的成绩,还有点值得注意的是,大学里有很多合作,但在他们看来合作也不过是竞争的手段,是他们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第三种是责任型。这类人在老师眼中与传统型的有点像,他们都很乖很听话,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但实际上,他们都只在制度之下会表现出来,一旦制度消失就会变了个样,驱使他们学习的真正是责任感。与传统型的听话有很大不同,他们没有太多师长们的负担,有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许诺,对自己品质的责任,他们的压力多来自内心。当然他们还会对别人负责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受到别人压力的作用,很多时候他们是对制度的遵守,是对自己职责的敬重,他们理解大学的制度,知道自己必需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义务。这种驱动力是大学里学习的责任,比较少受别人的影响。

第四种是虚心型。这类人的虚心也与前一类人一样,都是一种好的品质,但不同的是虚心是可以对课内学习,也可以是对课外学习,而上一种多数表现为对课内的责任。如果是对课内学习虚心的话,我真的很佩服这类人,因为高中三年会把人们的心装满,而且高三更会把你的心加满一遍,到了大学,你对学习将不再谦虚。而他们就自己心里装满的旧知识倒掉,让自己心再次谦虚起来,对老师所讲授的东西充满新奇,满怀敬意,在他们看来每天的学习依然充实。在课堂里他们是绝对的聆听者,对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都很认真地听,比较少见到他们的发言,即使发言了,也比较客观谦虚。我想对于那些与以前的语数英、数理化和政史地不同的专业课,也许大部分人能虚心对待,因为我们以前完全没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心里一片空白,老师的知识很容易装到心里,而这类人则把所有的课当成自己从未学过的专业课。在怀着学习的敬意下,他们会去看课外书,而不需要别人的推荐。一般来说课外书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他们把自己的心当成一片空白,也是很有态度把课外的东西学进去。

第五种是兴趣型。这类人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有趣的。我觉得大学里老师讲的课并不是都很有趣,所以我认为他们的学习会集中在课外的东西。对课内学习感兴趣的人是有的,条件是那课老师讲得很有趣或者自己自学的时候把课本弄得很有趣。课外有趣的东西多着呢,他们不会为学习的内容发愁,而且过程又是快乐的。他们是比较爱玩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产生稀奇古怪的创意,也许别人不会知道他们在学什么。对于课内成绩他们一般比虚心型和责任型的差,但是如果他们的创意符合了老师的口味,那么他们的成绩一定会超过前两者,甚至能与竞争型的比较。

第六种是长远型。这类人可以说是未来的伟人,通常他们都有一个很伟大的目标,充满献身精神。他们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甚至是全人类,这类人值得所有人佩服。他们为了自己长远而伟大的目标在大学里潜心修炼,刻苦学习,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知识都愿意为此付出。在学习上,他们牺牲自己个人的享乐;在为人上,他们牺牲自己个人的利益。当然这种人在大学里是相当少见,因为出现这种人除了要很好的早期教育、很高的个人觉悟外,还需要一系列因素的组合。一个字形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