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所需阅读时间:7分钟

饮食健康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以前仅需考虑有没有得吃,吃什么的问题,现在则要吃得健康,吃得有文化。从整合框架的角度来看,饮食也是分为四个象限,我们可以从表格里看到有四个方面,即心理、生理、文化和社会因素驱动并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

第一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层面。

谈论到吃,我们首先会想到满足欲望地去吃。除了饿要填饱肚子之外,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影响。食欲是人的基本的需求。很多时间,吃下东西的感觉是用来填补我们心中的未满足的欲望,或者是需求过度的部分。

大城市的人大多喜欢吃辣,追求一种爽快,可越吃越多之后,舌头和味觉就越来越麻木。也就说,越来越难品尝出食物原来的味道,味蕾充满着化学传感器,在辣味的刺激下,越来越疲累。各种添加剂、调味料和酱料覆盖了食物原来的味道,并且也习惯于此。于是,我们就忘记最初吃进某一种食物的感觉。

如果我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饮食?为什么会有某些饮食习惯?食物怎样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就会发现心理上带给我们的满足比生理需要更多,也许我们不是饿了,而是感到饿了;也许我们不是想吃甜食,而是需要吃甜食。由这两个问题可以引申出一系列的跟心理或性格有关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咸的?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吃肉,有的人喜欢吃菜?跟我同样爱吃鱼的人,在心理性格上有哪些共同点?饮食口味不同的人背后的性格是怎样。

当我们可以重新思考饮食的问题,我们便开始用心去吃饭。这里包括了大量的内在体验,从决定吃什么,在什么地方吃,从订餐到准备食材,从品尝味道到咀嚼食物,可以感受到食物划过食道,进入胃中的感觉。这不只是单单的追求某种味觉上的愉悦,食欲上的满足,因为吃的这一个过程就是充满新鲜体验的过程。我们用心吃,可以看到自己对不同食物的反应,承认食物对身体产生可以感知的影响。如果你用心地吃饭,就会发现所吃的可在食物的质量而非在数量中得到满足。

第二是个体外在的生理层面。

生理上,我们需要食物的能量来驱动身体机能,也需要不同的营养来维持各个系统的运转。

不同的食物提供不同营养。这里可以从营养学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需要什么营养?身体的营养消耗是怎样的?我们的体质希望自己吸收什么样的食物?营养学本身比较丰富,而到个人层面,因人体质的不同也会导致营养需求的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的成长和积累是一系列的过程,过去的每一份营养如同过去的所有行为一样,都在塑造着我们的身体。

从减肥的角度来看,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个比较争议性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支持者认为通过大量吃脂肪,杜绝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达到减肥的作用。他们认为身体不会天然地使用脂肪来供能,当身体只有脂肪的循环而没有碳水化合物的循环,身体就会使用脂肪来供能,这样原来积累的脂肪也会使用起来。

饮食又有各种标准。有些人只吃新鲜的食物,不加工的食物;有些人提倡素食主义,有些人拒绝转基因食物;有些人选择辟谷;有些人喜欢在饭后补充额外的营养剂;所有的这些饮食和减肥的方法,都只能是因人而异,亲自品尝才知道有没作用。

现在普遍认可的饮食方式是降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增加平时的运动。通过营养和运动的搭配,使身体能够保持良好的循环,产生合适的激素调节身体机能。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吃太饱,分多餐饮食。不吃坏的脂肪和小吃。少吃快餐食品和加工食品。多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有时间还可以记下个人的营养日记。

第三是集体内在的文化层面。

饮食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文化地吃饭。这里可以思考,我们是建立怎样的集体环境与怎么样的人互动情况下吃的。某些文化和某些背景的人会喜欢某一类事物,某些地方成长的人,也有特定的饮食偏好,而这种偏好甚至会导致这地方的人忽略健康营养,或者自己的意愿,而选择当地饮食。例如,大多数广东人吃得都比广东以北的人要清淡一些,而粤东的潮汕人同样也如此。然而在另一个社会环境中——在饭桌上潮汕人与他人谈生意的过程中,大家都普遍喜欢吃大鱼大肉,加上辣味菜式。这样社会情景的情况越来越多后,就形成了特定的饭桌文化。

饮食习惯反映相同的团体共享的特定意义和世界观,从传统的节日到宗教的节日,从民族的美食到遍及世界的连锁餐馆,每一种文化的世界观都有其营养学的理念,即我们这个群体是如何认同哪些是好的食物。

我们在商店、便利店、餐厅、快餐店与服务员接触时,他们可能通过文化上的共鸣,使我们认可他们所出售的食物。也越来越多餐厅,通过品牌的作用来加强他们食物的吸引力。在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精神需求。

去快餐店,去餐厅,以及跟亲密伴侣安静的烛光晚餐,或者坐在电视机前与家人一起吃饭,或者独自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吃着清淡的晚餐,每一种情境的食物,人与人都发生了独特的交换和联系。吃饭环境对整个饮食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没有哪种情景比其他情境更正确,但他们却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你。当你意识到环境对你饮食、心情产生不同的影响的时候,就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进餐的时间和地点。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共同构建一个饮食环境,在具体的空间中,同家人、爱人、朋友、同事共同进食。通过大家的互动创造文化意义,使我们的饮食空间充满一种愉悦、快乐、社交上的满足感。

第四是集体外在的社会环境层面。

即我们怎样进行可持续的饮食,很少人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饮食。我们有我们的饮食欲望,也希望能便捷地吃饭。如果有人能把自己喜欢的食物送到我面前,我只需要吃就可以了,也不用跑来跑去,同时又可以随意点餐,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所以极大促进了外卖送餐的服务,并且通过移动互联网化,原来只是餐厅的一个附加服务,现在变成了一个行业,甚至有的餐厅只做外卖。外卖服务满足了很多现代人对食欲和便捷的需求,这也成了公司办公室的共同文化,即中午我们共同点餐。但是,这些餐盒、塑料袋、一次性餐具使用了大量不可降解材料,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如果我们想要可持续地吃饭,那外卖使用的餐盒、餐具必须是可降解材料。不可降解材料的分解处理,需要一个有效的系统和大量的时间。如果未能及时处理,这些餐饮垃圾,会污染我们的环境,甚至会污染我们种植、饲养食材的环境。从而导致我们周边地区食物供应产生负面的作用。那么,这是不环保的饮食习惯。

在制造我们这些食物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食材、盛装食材的工具、传递或加工食材所蕴含的各种工序、社会分工和信息流等。每一种食物背后一系列的过程,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持续产生影响。我们饮食与周边有很多关系的。这里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或者是故事。食物从哪里来生产?过程又是如何?它是怎样到达你手中的?还有,食物是当地的还是全球供应的?它是有机种植,还是用了杀虫剂,或是用了转基因的手段?环境又花费了多少成本?经济贸易怎么把我们这些食物食材交易到企业和消费者?法律、行业标准又是怎么规范各类商家?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所制造出来的食品是怎么样的。

可持续的饮食就如同可持续的环境,一样重要。我们的环境需要要持续地保护。这里提倡的可持续的饮食,也是对我们环境、食物,以及下一代的保护。我们不希望所吃的食物营养越来越少,越来越劣质。

当然现在很多人不会考虑很多层面,通常只会考虑一个层面。所有都会想着满足欲望的吃,如果能在满足欲望的同时,做到用心的吃也好。有部分也开始考虑有营养的吃,如果能在有营养的情况下,满足个体身体的需求,达到健康地吃,那也很好。我们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在特定的情境中饮食,如果我们理解我们构建的共同的特定空间的饮食,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有文化地吃,那就非常好。最后一步,就是可持续地吃,通过饮食与众生万物联结。

(饮食路线,全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