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所需阅读时间:4分钟

作者:王小伟,来源:知乎,科技伦理论:反思智能时代背后的哲学

导语

三十年前,我们还坚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科技是一把君子佩剑,可以破除迷信,驯服自然,捍卫人生。三十年后,还是这把剑,故事却变成了身怀利刃,必起杀心。这把歹人之剑提示我们当代科技可能会超出人的控制,甚至常常能诱导人去做恶。至此我们渐渐明白,科技这一卓越的工具,它即是胜利之剑,也是破灭之枝。其实人类从最早使用工具开始掌握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便相伴而生,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愈演愈烈:

  • 我们是否逐渐在工业社会中丧失了生活的多元性?
  • 技术只是单纯的技术吗?还是内嵌了道德?
  • 我们是否成为了商品的奴隶?
  • 相较现在的标准化水产,我们是否应该追忆曾经的工匠精神?
  • 当生命活动简化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生活的丰富性该去哪儿找?
  • 互联网时代我们究竟还有对自己隐私的自治权吗?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关系到现代人最本质的生存状态,正因为如此,科技伦理讨论才意义非凡。伦理能让科技发展更加符合善良的期许,使得它更加完整。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中的人的组织方式,更是极权意识形态对人的奴役。

一个社会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滋养小众趣味是社会保持丰富可能的重要前提。

海德格尔:技术是我们与万物交往的一种方式

技术是一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与交往方式,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事,也遮蔽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技术作为交往方式方式的本身是丰富的,当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存在方式时其实遮蔽了人的开放和丰富性。

通过非技术活动,比如工匠活动,诗歌和艺术之路,我们或许可以返璞归真。

伯格曼:装置范式

装置范式指的是把装置当成一种根本的生活方式的思路。

壁炉的背后是丰富的生活内容,而暖气则使生活变得越来越贫乏。

要自觉的理解一些技术物和它周围的场域,使得生活意义得到传承和丰富,值得我们进一步琢磨。

荷兰学派:道德物化

道德物化指的是通过物来实现道德。

每一个技术品都可能是重要价值的载体。

治疗技术挟持的解药在于把技术发明和使用的过程民主化。

芒福德的巨机器

巨机器与机器不同,它是自主的,超出人的控制,实际上会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

现代社会比前现代社会更能有效的建构巨机器,使得人人成为机器的螺丝钉。

有机人文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而是使用语言。

巨机器时代虽然制造了很多闲暇,但是在闲暇时间人们仍然是被动的消费者。

雾霾围城:当呼吸成为一种痛

PM2.5 不存在所谓安全剂量,但是也不可能避免。

雾霾的背后是分配正义的问题。

空气可能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成分,它实际上是一种基本善,而不能当作一种资源来使用。

数据资源:免费的劳动者

网络应用的大量泛滥和使用,可能使得我们变成数字无产阶级。

相对于别的兴趣,玩手机实际上会使我们「无产阶级化」。

手机打的功能远多于通讯,而要完整地吞没你的生活世界,也就是信息的真实淹没生活的真实。

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会消灭人类吗?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终结人类包含两个基本预设:一是把理性或者说智能当成纯粹的工具理性;二是机器人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机器人应该还具备一种高等理性,也就是为自己立法,按照规矩行事的理性。

安乐死:我们是否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

荷兰的多元死亡观。

中国农村里老人向死而生的心态。

儒家传统以及基督教都不认为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主权。

康德的理性伦理学在安乐死的问题上呈现出不同的解读方式。(勇气与自治)

社交网络:互联网时代下被侵犯的权利

个人识别数据的泄露是不经意的,却在社交网络上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潜移默化地影响选票。

隐私一方面是内容的隐私,另一方面是信息自治权。

网络时代的真正挑战在于你很困惑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打开和关闭什么信息。

网络常常让你完全丧失了对信息的控制能力。